本文目录
汉字的歇后语大全陶渊明的故事歇后语有哪些经典的汉字的歇后语大全
更新:2020-04-16 11:45:12高考升学网
1、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
2、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泥人儿掉在河里——没人样了
4、冬天吃冰块——太心寒了
5、女儿国办婚事——难得有一回
6、接着中头喝水——勉强不得
7、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
8、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9、打掉牙往肚里吞——忍气吞声
10、丧屋里的人唱戏——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11、没有翅膀的鸟——不能高飞
12、杨家将上阵——全家出动
13、穿皮袄打赤脚——凉了半截
14、孙悟空翻跟头——十万八千里
15、脊梁骨上长茄子——生了外心
16、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17、三个鼻孔眼——多出你这口气
18、才输了当头炮——慌什么哩
19、牛踩瓦泥——团团转
20、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
21、掉进开水锅里虾——急红了眼
22、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23、尿壶掉井里——吞吞吐吐
24、吃了喜鹊蛋——乐开怀
25、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27、塘里无鱼——虾子贵
28、冰塘葫芦——一串一串的
29、庙里失火——慌了神
30、捧着金碗当乞丐——何必求人;高兴得发傻
31、开了闸的河水——一泻千里
32、孙猴子穿汗衫——半截不象人
33、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34、暗室里穿针——难过
3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36、瞎子寻了个没眼的——赶巧了
37、棒糙上天——总有一头落地
38、巧他爹打巧他哥——巧上加巧
39、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0、乌龟抬轿子——硬扛
41、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
42、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43、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44、走夜路吹口哨——壮自己的胆子
45、捏着鼻子唱戏——闷腔
46、砍倒大树捉鸟——呆子
47、拆袜子补鞋——顾面不顾里
48、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49、梦里看牡丹——想得美
50、热窝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51、葫芦藤上结南瓜——没见过的事
52、恶老婆骂街——四邻不安
53、周瑜归天——气死的
54、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55、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
56、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
57、送走客人才来做午饭——吝啬鬼
58、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
59、演员吹胡子——假生气
6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61、泥水匠拜佛——心里明白
62、见了猫就怕——胆小如鼠
63、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63+、土地爷跟城隍打架——神鬼不安
65、范进中举——喜出望外;喜疯了
66、大姑娘出嫁——又喜又怕
67、放屁砸着脚后跟——倒霉透了;真倒霉
68、买了罐子打了把——别提了
69、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
70、黑灯笼里点蜡烛——有火发不出
71、打开天窗——说亮话
72、病人遭雷打——天灾人祸
73、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口的份儿
74、拨好的闹钟——不到时候不打点
75、算命先生说气话——舍得几条命不要
76、吹鼓手的肚子——气鼓气胀;气鼓鼓
77、忆苦会开完了——不欢而散
78、开会差半点——知道迟到了
79、麻脸姑娘掉井里——坑人不浅
80、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
陶渊明画像(13张)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因家中长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私下起的,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普遍认为是星子县)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渊明醉归图
[1]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张)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稚子候门图
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有关陶渊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证,因此此处的六十三年之说也有待考证),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2]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比喻双主旗鼓相当,不分胜负、高下、优劣。)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接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接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
接着中头喝水——勉强不得
(比喻不能强迫人去做不愿做的事。)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矮子爬坡——贪便宜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安禄山起兵——反了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B
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C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
拆了的破庙——没神
出窑的砖——定型了
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D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
大炮打麻雀——不够本钱
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刀尖上走路——玄乎
肚皮上磨刀——好险
肚子里敲鼓——心中乱扑腾
E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F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飞机上吹笛子——唱高调
飞机上吹喇叭——空响(想)
飞机上点灯——高明
飞机上挂口袋——装风(疯)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
飞机上做梦——天知道
G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狗撵鸭子——呱呱叫
狗头上长角——装羊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
H
何家的姑娘嫁郑家——正合适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怀里抱冰——心寒
黄连树下吹喇叭——苦中作乐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火车拉汽笛——鸣(名)声挺大
J
捡芝麻丢西瓜——贪小失大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近视眼看月亮——好大的星
井里划船——前途不大
K
开弓不放箭——虚张声势
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L
拉磨的驴断了套——空转一遭
拉琴的丢唱本——没谱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老虎打架——劝不得
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老虎拉车——谁赶(敢)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头上拔毛——不知厉害
老虎头上拍苍蝇——好大的胆子
老虎嘴里拔牙——找死
老九的弟弟——老十(实)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啃碟子——全是瓷(词)
老鼠碰见猫——难逃
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梁山上的兄弟——不打不相识
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出神
龙王跳海——回老家
聋子的耳朵——摆设
鲁智深出家——毫无牵挂
捋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M
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马群里的骆驼——高一等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马尾作琴弦——不值一弹(谈)
卖豆芽不带秤——乱抓
盲人上街——目中无人
猫吃老鼠——天经地仪
猫哭耗子——假慈悲
毛驴和牛顶架——豁出脸来干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没病抓药——自讨苦吃
梦里看牡丹——想得美
庙里失火——慌了神
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N
拿着凤凰当鸡卖——贵贱不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P
判官的女儿——鬼丫头
皮球抹油——又圆又滑
Q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秦琼卖马——没办法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R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S
入秋的高梁——老来红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上弦的月亮——两头尖(奸)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屎壳郎搬家——滚蛋
屎壳郎下饭馆——臭讲究
寿星拿琵琶——老调常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宋江的军师——吴(无)用
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孙猴子穿汗衫——半截不象人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孙悟空翻跟头——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碰见如来佛——有法难使
孙悟空听见金箍咒——头疼
T
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头发里找粉刺——吹毛求刺(疵)
头上点灯——高明
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兔子拉车——连蹦带跳
兔子尾巴——长不了
腿肚子上绑暖壶——水平比较高
驼子上山——前(钱)紧
W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王八吃称砣——铁了心
王八笑乌龟——彼此彼此
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乌龟请客——尽是王八
乌龟笑王八——彼此彼此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X
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
瞎子认针——对不上眼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小泥鳅跳龙门——妄想成龙
小子打老子——岂有此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徐悲鸿的马——中看不中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Y
哑巴挨打——痛不勘言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哑巴拾黄金——说不出的高兴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
鱼口里的水——有进有出
月亮跟着太阳走——借光
Z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张飞遇李逵——黑对黑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落进针眼里——巧极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归天——气死的
猪八戒喝磨刀水——内锈(秀)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鼻子插葱——装象
竹篮打水——一场空
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
走夜路吹口哨——壮自己的胆子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